炎炎夏末,酷暑难耐,秋老虎的余威也挡不住爱尔兰传奇音乐家Jimmy MacCarthy 陈秋梅夫妇的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和访问之旅。近日他们的足迹来到福建省福州市,这里是陈秋梅的第二故乡,出国前她曾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和工作了十年,至今这里还是她的户籍所在地。
七溜八溜不离虎啾,福州福州,幸福之州。这里不仅带给陈秋梅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是她的福地。现在还在Jimmy MacCarthy 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用自己的脚步一遍又一遍丈量着三坊七巷,汗洒石板路,醉心于福州繁华市中心的千年坊巷。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中心,是繁华闹市中的千年坊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这里的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至今,实在令人惊叹。是福州市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风貌街区之一,以其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三坊七巷”中的“三坊”主要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等,而“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不仅历史非常悠久,而且还涌现了许多名人,有着特别深厚的人文积淀与文化底蕴。
三坊七巷当时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在清至民国期间,这里逐渐走向了辉煌。如今,这个地区拥有约270座古民居,其中159处被列为保护建筑。三坊七巷古建筑群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冰心,林徽因,林旭,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贵族和士大夫都是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因此领导人这样评价它: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三坊七巷英文名称是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三坊,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为了“衣锦”。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现存的水榭戏台。
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该名在宋时就已存在。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
在文儒坊里,有一条幽深清静的小巷,叫闽山巷,俗称“三官堂”,那是因为该巷古代建有三官堂而闻名。据清朝道光年间林枫《榕城考古录》卷中“坊巷第二”记载:“三官堂,在文儒坊南闽山巷,南有小巷通光禄坊,西口达常丰仓河沿。大抵皆以寺而得名也。而此则以闽山保福寺名也。”由此可见,三官堂与保福寺之密切关系。
其中,林觉民故居是三坊七巷中的一处重要景点。这所故居的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具有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
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三坊七巷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得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很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
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
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具有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是一个值得参观学习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