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书画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讯(本刊社长郝江华、本刊友好合作传播院院长张书菡推荐)马飞达,男,1964年出生,当代实力派中国画家。自幼酷爱绘画。1985年入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教于陆俨少,姚耕云等著名前辈。

  擅长山水和人物画创作,兼善书法和篆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当代浙派书画院副院长、东南书法研究社常务理事、浙江省逸仙书画院专职画师。

      人物生平

      自幼习画

  马飞达,出生在浙江金华东阳马宅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他天资聪颖,自幼秉承乡风,研读古文辞章,攻习绘画、书法及篆刻。

  年方七、八岁,家屋的内外墙,已被他当做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一幅年画,一个香烟盒上的精美图案,都是他临摹的对象,而一本连环画,更是他眼中难得的宝物,他可以从头到尾将整本连环画临摹一遍,一张不落。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因为喜欢绘画,小小年纪,马飞达就暗暗立志将来做一名画家。在那个书籍奇缺、交流封闭的年代,他搜索一切学习资料,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一个人躲在楼上不停地画。就这样,到了初中,他已是同学眼中不折不扣的“画家”了。高中时,他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当时在东阳县文化馆工作的专业美术老师的赏识,并收他为徒。由于他的谦虚好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的绘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他走上专业的绘画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遨游 在艺术的殿堂

  1985年,马飞达通过努力,考取了中国美院国画系,接受了专业的艺术深造。他有幸聆听陆俨少、姚耕云等国画大师的授课,获益极深。他虚心学习,从国画大师的教学中吸取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把国画的严谨画风,线条、色彩的应用,动静如何体现等各方面的技巧学到手。

  当时,美院的许多老师都是国画界前辈,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绘画的传统技法的研习很深,同时又兼具自己独特的风格。马飞达浸润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水平自然又有了长足的提高,他对传统的绘画技巧情有独钟,尤其是对宋画的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习。美院的四年勤学苦读,为他今后的艺术升华奠定了基础,同时又逐渐养成了他鲜明的绘画风格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艺术成就

  2002年,担纲创作青绿山水《杭州西湖全景图》工笔画,该图采用清代院画细腻、工整、艳丽的绘画技法,吸取西洋绘画立体感的表现手法,纪实性地绘入了二百多个景观、景点。现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4年至2006年间精心创作的《西湖十景图》,在取景上剪裁奇巧,在构图上疏密有致,色彩上浓淡相宜,再现了西湖雅致柔美的气息。

  2008年创作的一幅惊涛拍岸、涌潮翻滚的工笔《钱江潮》,成功的表现了“潮水汹涌,卷起千堆雪”的效果,整幅画动静交融,气势磅礴,具有油画的色彩效果而又不失国画的盎然古意。

  2010年,他的代表作——展示丝绸文化和地方民族风情的国画长卷《水乡古镇蚕花节》[7],规格为1300X31㎝[4],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贵宾厅,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国画长卷一起被永久陈列和珍藏。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2015年,《水乡古镇蚕花节》的复制品,作为意大利政府指定参展作品,与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吴兴赋》书法长卷一起远赴欧洲,再入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展出,他的《水乡古镇蚕花》国画长卷获得了米兰世博会《金奖》的最高荣誉。

  2015年7月1日,马老师受国家邮政总局之邀而创作设计的《钱塘江大潮》三连张特种邮票全球首发,此作受各界盛赞,因精美的设计和色彩,在2016年3月举行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荣膺“最佳邮票印刷奖”。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2015年设计的《钱塘江大潮》特种邮票,邮票全套三枚,图案分别描绘了钱塘江大潮中远观似十字形的“交叉潮”、势如万马奔腾的“一线潮”和翻卷的“回头潮”。

  2017年5月,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后,五年前创作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幅国画长卷又被中国邮政丝路文化主题邮局选中,由杭州万事利集团制作成丝绸织锦画复制品,作为宣传“一带一路”主打产品的“国礼”。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2018年二度受邀为中国邮政创作七夕节发行的爱情主题邮票——《大雁》

      作品展示

《水乡古镇蚕花节》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一幅长达13米的长绢本《水乡古镇蚕花节》,一举获得了米兰世博会金奖,可以说,这是中国人一百多年的等待:浙江湖州丝绸自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后,中国在该奖项上再度摘得金奖。

  《水乡古镇蚕花节》展现的是“丝绸之府”湖州当地的民俗风情、人文古迹,画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在红花绿树的映衬下栩栩如生,1400多个人物令人应接不暇,而在画中,细如发丝的勾勒和色彩丰富的画作更是叹为观止,画作的创作者是当代浙派书画院院长马飞达,亦是一位浙江籍画家。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更值得一说的是,该画卷在继承了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即在着重描述明清时期湖州场景外,又穿插了唐、宋、元、民国及其近现代的一些人物形象、圆林建筑、活动场景等,在时间跨度上,穿越了千年历史,该画卷的绘制,还填补了五千年中华文化中未有一幅反映丝绸之乡民俗文化的作品空白。

  如今,在绢本绘画上,马飞达还有了更多的想法,期待用笔“定格”中华民族的记忆,希望通过自己的笔,挖掘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让更多人去了解、去敬仰。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寒暑更迭终成佳画

      精益求精中重现失传民间艺术

  说起《水乡古镇蚕花节》,其实对于不少人而言,并不陌生。六年前,马飞达在丝绸上绘下的国画长卷《水乡古镇蚕花节》就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贵宾厅,并作为中国馆永久收藏的画作。

  喜报不仅于此。去年,该画卷的丝绸锦织复制品代表中国5000年丝绸文化和民族文化,再赴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荣获丝绸锦织类“金奖”。

  “真的没想到这幅画能获得两届世界博览会的青睐。”不久前,刚收到米兰世博会获奖证书的马飞达欣喜万分。

  而这样的欣喜的背后,更多是画家寒暑更迭的艰辛。从2006年的勾勒,到2010年3月底画作的正式完成,可以说,《水乡古镇蚕花节》凝聚了马飞达无数的心血。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据其介绍,《水乡古镇蚕花节》再现的是“丝绸之府”湖州当地的民俗风情、人文古迹,以南浔百间楼为起点,徐徐展开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故居、嘉业堂藏书楼……画卷行至中间,只见锣鼓喧天、彩球纷飞、上下人流如织,洋溢着一片喜庆。这是当地清明“轧蚕花”时举行的祭蚕神活动,它包括蚕花舞、背蚕娘、划菱桶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画卷将“蚕花节”这一每年清明时节湖州蚕农祈求蚕茧丰收的特有民俗表现得惟妙惟肖。

  马飞达认为,《水乡古镇蚕花节》取景湖州还有别样的意义,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部落遗址,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家养丝织品地方,可以说湖州是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在古代,米兰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见证着东西方的经贸文化交流,如今该画卷被米兰世博会指定参展作品,意义重大和影响深远。

  回想起当初绘画场景,马飞达说,“打初稿就用了2个月的时间,当时初稿的完成长度约在16米左右,比原稿还要长3米。”如今,展现在世人眼中的,正是精益求精的马飞达一再修改浓缩后的《水乡古镇蚕花节》。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与其说《水乡古镇蚕花节》是一幅绘画佳作,其实它还是一幅描绘传统丝绸工艺的展示图,从采桑、浴蚕到成衣等二十四道传统丝绸工艺的制作工序贯穿其中,彰显了当地数千年之久的蚕文化史。

  如何真实重现湖州当地最“原汁原味”的蚕文化?马飞达可以说是下了一番功夫。

  在二十四道传统丝绸工序制作中,马飞达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考量,小到古代桑树的高矮,不同于当下的桑叶采摘,马飞达指着画中的梯子说,“古代的桑树长得比较高,人要采摘桑叶必须得借助梯子。”

  挥墨绘画中,马飞达是一位画家,而严谨起来,更像是一位学者。为了让画与史料更加契合,有空时,他就去逛地摊、淘古书,“去古书店里,看书一待就是半天,买回来的书,就装满了两只大纸箱。”说起马飞达的严谨,他的爱人还有些小小的“埋怨”。

  于是,在马飞达的笔下,一幅古代的水乡古镇蚕花节热闹景象以苛刻的标准“重现”在绢本上,“划船的船上放一些竹篓,再添加一些吹笛子的民众,这才契合江南水乡的特色……”

  与此同时,画中还频现“剧情”,让画成为一幕幕流动的古代蚕花节盛世之况。“你看,这是4个人抬的蚕花娘娘,是由村里选举出来的。”马飞达的手指着画中左侧桥上的小轿子,手指一划,又指向了不远的右处,“这是端坐在豪华的轿子中的蚕花娘娘,20个人抬一个轿子。”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在画中还展现了失传的民间艺术——舞蚕龙。在蚕花娘娘附近,由10人组成的舞蚕龙队伍活灵活现,在舞蚕龙队伍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白色蚕茧灯笼伫立画中。马飞达说,舞蚕龙和蚕茧的构思来源都来自于古书,并经过了一番考量,并期待当下的民众能更充分了解湖州的丝绸文化。

  “之前是对蚕和民俗不懂的画家,画完一幅画,都快成为丝绸文化相关的半个民俗专家。”马飞达还半开玩笑地说。

       长绢本“定调”高难度绘画

      欲笔下传承中华文化

  从买古书到钻研古人画法,再到重现失传的民间艺术,仅仅一幅画,马飞达就用了近四年的时间。他笑着说,自己是个无法同时专心做两件事的人,“一旦进入状态,只能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当中。”

  《水乡古镇蚕花节》的画作运用了全景式构图的中国画散点透视手法和古代宫廷绘画严谨、精细、艳丽的技法绘制,而画中的人物就超过1400个,其工程量之浩大可想而知。

  由于画作是采用绢本为画作材料,由于绢本与宣纸的材质不同,在勾勒绘画时,往往存在不易上色的情况。于是,一笔一笔勾勒,反复地着色,在四年的时光里,在马飞达的一天工作中,在书桌前的时间就超过12个小时。

  《水乡古镇蚕花节》再现的是湖州当地的民俗风情、人文古迹,以南浔百间楼为起点,徐徐展开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故居、嘉业堂藏书楼……其实,一开始,在此13米长的绢本中绘成连贯,其实对画家而言,是最大的考验。

张书菡看世界访谈录一一访中国画家 马飞达

  作品收藏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马飞达说,创作长绢本很不容易,是对一个画家综合素质、恒心的挑战,此前,长卷最大的失败是在于没有连贯的思路,“确实,绘制长绢本,不是一个只会画人物山水的画家就可以,而是需要一个有着综合能力的画家才能动手着笔,在1400多个人物动态的描绘中,还要跟旁边的建筑物有机结合,并且需要高度概括。”

  而在他的画卷中,可以看到的是,从画卷的开头到结尾,从内容的展示,到建筑的绵延,从江南景色的代入到最后太湖悠久浩瀚的空寂,无疑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今,这样一幅浓缩湖州蚕文化的绘画,在马飞达的笔下走向了上海世博会,更走进了米兰世博会,他说,《水乡古镇蚕花节》在米兰世博会获得了金奖,恰恰是说明中国的文化走向了世界。

  而这样的愿望正是马飞达绘画长绢本的初心,“画几座山、几朵花,不能算是给后世遗留下来的民族记忆,多一幅少一幅画无所谓,我希望我的绘画是‘定格’中华民族的记忆,记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将中华千年的文化与艺术有机结合。”

  在他看来,正如舞蚕龙这样失传的民间艺术外,中国当下还有很多传统的优良文化正在渐渐消失,马飞达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抢救者和挖掘者之一,通过手中的笔让更多人去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他也正在做着这样的努力。接下来,马飞达将投入另外一幅历史与现代结合的长绢本创作中,期待通过绘画展现千年历史中杭州从南宋到当下的变迁,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