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
冯景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3月1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所有党员领导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始终处于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核心领域,“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忠诚也是社会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忠诚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信仰。忠诚是发自内心的、坚定不移的,是对立誓效忠对象始终不渝的捍卫。忠诚表现在对忠诚对象的坚决相信、真心诚意、一心一意、竭尽全力,表现在理解、依赖、信服且不可动摇,表现在永不背叛,甚至可以用生命来维护。
一、共产党员要践行“对党忠诚”的考验
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最讲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制胜法宝”。“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共产党员”。
对党忠诚始终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座右铭、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在创建、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对党忠诚”贯穿百年党史,正是由于各级党组织和一批批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我们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有强大坚实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归其根本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因此,“对党绝对忠诚”是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最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能不能做到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忠诚于党,个人的利益都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服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对党绝对忠诚的根本标准。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最庄严的政治承诺、最基本的政治品质、最根本的政治担当。当前,我们党正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组织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政策贯彻、组织协调、群众联系、工作监管等重要职责,如若不能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难以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共产党员要理解“绝对忠诚”的深意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忠诚于党就是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保持忠诚,不管风吹浪打还是饱经风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积极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对党、国家、人民在思想、政治、行动、工作和各种情景中,都能做到始终如一、坚定不移自觉服从、维护、推进,当遇到种种艰难险阻时,能作出自我牺牲。
党章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这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时刻强化党的意识,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基本政治素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时刻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政治、理论、工作、廉洁等各个方面严要求、过得硬。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党员对党不忠诚,其他都无从谈起。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基本忠诚尚能做到,若论“绝对”,还有差距,其表现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信仰上,表态时表示坚决拥护,但私下里心存疑虑。在贯彻落实党的决策决议时,口头上信誓旦旦、坚决执行,但在具体行动中以自己为中心,中意的就执行,不中意的就不执行。还有的人在个人进步顺利时表现得很忠诚,在个人发展进步受阻时,就牢骚满腹,怨组织、讲怪话。这种“相对忠诚”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投机。
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党不准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什么,这才是绝对忠诚。
作者简介
冯景山,男,1972年5月出生,政治经济学与计算机双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中共党员,第二轮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副总指挥兼产业园区组长,河源市政府副秘书长。长期在深圳从事组织人事、党群、政法、纪检和经济建设等工作,还曾任深圳对口援疆指挥部总指挥助理、喀什市委副书记、喀什市援疆干部领队,有较丰富的基层和对口帮扶工作经验,对组织人事、科技金融与产业经济有较深刻理解。曾著有《互联网金融2.0》、《白话百年金融史》、《金融创新与创新金融》、《产业金融》、《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从国际视野看产业转移》、《基于互联网+工业4.0的供应链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