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电(作者: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沈文华)
“海上一怪”王宾湖先生,近日回乡陪护97岁的母亲,他告知作者获奖了。继今年初获《中国国际新闻网》“全球最具影响力书法家”后,又喜得《国际艺术投资收藏网》“全球艺术投资巅峰会奖”和“全球最具投资价值与收藏潜力艺术家”之荣誉。
王宾湖,现为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特邀理事,香港特区国画院副院长,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特聘高级院士。青年时,在逆境中遇识并学艺于吴文质(上海刘海粟美术学校山水画教授),又拜吴昌硕时期名震上海的“白露山樵“人物画家童之风入室弟子蔡志瀛为师。其书法作品曾被“丝绸之路世界文化小姐”大赛,指定为大会惟一的颁奖礼品。在第二届中日名家作品交流活动评选中,作品“高山流水觅知音”荣获最高奖“金樱奖”。
清光绪三十一年,王宾湖祖上曾创建兰江之畔七步斋笔墨庄(源自全国制笔之乡江西临川李家渡),常年聘请高级技师,选用上等材料,精心制作,大小由之,立足当地百年,其产品远销南洋、新加坡和日本等地,是民国兰溪十大名店之一。一碗水,一支笔;一碗墨,一生情。数代传承,一路追寻。沉浸笔墨,奉献爱心。其板桥体书法被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圣地收藏和展出其书法精品,以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后,他随妻子(沪下放知青)返沪定居,十多年间遍访沪苏浙赣一百多家名寺名院,受用禅境,善结墨缘。经沪上名寺高僧指点,取艺名“海上一怪”,在习碑临贴郑板桥体五十年后书技渐进,走出了一条从个人以书会友、到百家寺院献墨行善,再到回馈社会参与各界公益活动的新路途,实属不易。
说不容易,是王宾湖传承郑板桥“六分半”书体“郑进士板桥燮,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此老天姿豪迈,横涂竖抹,未免发越太尽,无含蓄之致。”(泰祖承《桐阴论画》)是因为,“海上一怪”书体已为沪上百姓所知,而王宾湖又乐此不疲,咬定“六分半”加以吐古纳新,又在静安区灵石路聚宝城建立书法创作室,由常年奔波沪苏浙赣各地寺院不同,在书家名人指点及切磋艺技下,转而潜心习研精品精作,更广泛传递爱心善举。
祖籍在浙江省江山市上溪村,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七步斋笔墨庄”的王宾湖,数经时代风云变幻与人生曲折沉浮,不变的是他秉承老师吴文质、蔡志瀛之艺技,惯于独立思考,善于琢磨书道,敢于书艺创新,尝试用绘画技法,推出书法新意。面对寂寞,不怕孤立,这就是“海上一怪”难得的习书道艺之精神。记得国外有先哲曾说:孤立者是最有力量的。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王宾湖家居住上海龙华寺不远,他如顽童般常去寺院习字献书法,还去静安寺、玉佛寺、明因寺、龙音寺、宁国禅寺、七宝教寺等沪上各大禅寺“水绕禅窗静,香凝古殿深。”近几年,他还多次前往苏州兰风寺、法螺寺和天平寺,泗州禅寺、吴江圆通寺、扬州大明寺、无锡南禅寺和甘露禅寺、宜兴大觉寺和南岳禅寺、盐城弥陀寺、嘉兴香海禅寺,江西修水九峰山云岩寺、庐山九江黄龙寺、上绕琅邪山护国寺,金华九峰山寺、金弘弹寺和安国禅寺,新安江福公寺、括苍山万福禅寺、温州雁荡山普明禅寺、兰溪白露山寺和兰荫山寺等等,纵情翰墨间,广交僧佛香客。其书法也广泛流传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等全国名刹古寺。可谓“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石栏杆外上疏帘,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万树结一绿,苍然成此山;行入山际寺,树外疑无天。”
认识王宾湖有二十多年了,过去没有交往,近年才有沟通交流。其为人为事为书,常有人云亦云。而今,细细品味其书体也不是死板枯燥,而有活泼文风和坦诚之吸引。鉴赏他在今年八一建军节“上海康梦集团”慰问将军老兵所书作品,如“凌波仙子”、“厚积薄发”、“莲出淤泥而不染”、“剑胆琴心”等,顿觉他将理性与感情较好结合起来倾注于笔端了。又如,他在上海慈善基金会闵行分会主办的“走进慈善大型2020闵行慈善拍卖会”上的善品“室雅兰香”、“精气神”、“学业有成”、“会心一笑”,其艺其情,却分明如随笔一样轻松活泼,无贫乏单调之感,这尤如是由书坛吹来的一股清新的风吧。
容易激动是王宾湖的性格之一,容易被生活中的种种不平所刺激,从而发出感情色彩浓郁的评判。其实,生活中的他,极其简约,但有时也很健谈,看不出他已是一位饱经苍桑的七十五岁的老人了。而他一旦投神于挥亳,其笔墨必定是饱满无比,尤擅书四尺整张的榜书体。有时,品鉴他的书法,又会觉得字里行间不仅仅是一团热情的火,还带有几丝辛辣,但又不失温和而宁静的风格。疫情期间,他书赠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驰援武汉回沪的医护人员“大爱无疆”、“大医精诚”、“行善积德”等受到赞许。
又闻王宾湖去过江苏宜兴,参加瑞优娜集团举办的第二届幸福文化节,随交通电台为当地民工子弟就读的民办小学捐赠礼物和现场创作赠送作品。观其“海纳百川”、“观海听涛”、“细水长流”等,书法用笔很是狂放淋漓,其首笔常常运势龙飞凤舞,与末笔收尾稳重妥帖遙相呼应。取法于郑板桥“疏宕洒脱”,“天性独挚”。可谓肥瘦互用,笔势雄強开张,劲逸奔放。
兰溪于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建县,历史上依托“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水路交通优势,商贸繁荣,商贾云集。在两宋时期,兰溪被称为“天下江南”,明清以来有“钱塘第一商埠”之美誉,近现代又被称为“民国第一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和传承,孕育了黄初平、贯休、东皋心越、范浚、李渔、曹聚仁、郎静山、方增先等一批历史名人、文化巨匠。独特的人文传统文化在此生生不息,熠熠生辉。“树高千丈不忘根,点点滴滴报娘恩。”王宾湖,一边维系的是割不断的乡愁和亲情,另一边维系的是舍不得的追寻和笔情。
“风雨中,我提灯而来。”凡事心无旁骛,必有所成也。